近期在網上流傳一篇“食用糖安全問題”的文章,稱“吃10斤綿白糖,就會吃入一斤酸”,“白砂糖里加入了‘石灰淀粉混合物’,等于把石灰吃進肚子里。”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這樣做反而會增加成本,得不償失,“是完全沒來由的謠言”。
綿白糖加工業酸?
大量酸堿會嚴重影響口感
網傳文章稱,“綿白糖與砂糖的可怕之處是,制造綿白糖需要加食用草酸,最好的食用酸是草原上的苜蓿草制作。苜蓿草現在比糧食還貴很多。于是糖廠就從蔬菜與植物中提取。可恨的是,許多廠家嫌食用酸貴,把食用酸與致癌有毒的工業酸合并加入。也就是你吃10斤綿白糖,就會吃入一斤酸,其中是幾兩工業酸,就看廠家有多黑了。”
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目前所有的白糖制作工藝,白糖純度很高,不可能發生有大量酸、堿存在的情形,“這個說法是完全沒來由的謠言”。最新國家標準GB/T1445-2018規定最低等級的一級綿白糖的總糖分也在97.9%以上,不可能有這么大量的酸堿,而且大量酸或堿也會嚴重影響口感。
白糖混合石灰和淀粉?
這樣做反而得不償失
網傳文章還表示,“白砂糖應該加入淀粉,但現在的淀粉純度差,保質期達不到一年,‘石灰淀粉混合’這招大大延長了白砂糖的保質期,徹底避免了再次結晶成塊的問題。”
糖業及綜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凱指出,淀粉遇熱糊化,遇酸會水解,假若將淀粉添加到食用糖制作中,會增加清凈難度,影響蔗糖結晶,無形中不僅增加了生產能耗,還會降低產糖率。因此,這種做法根本得不償失。
據了解,目前我國白砂糖生產工藝主要采用亞硫酸法或碳酸法,無論是哪種生產工藝,生產過程中都不會添加淀粉或“石灰淀粉混合物”。
專家提醒:鑒別好白糖有3招
李凱介紹,綿白糖的生產一般以甜菜或甘蔗為原料,經提取糖汁、清凈處理、煮煉結晶、分蜜得到晶粒細小的白砂糖后,噴入少量轉化糖漿,得到質地綿軟的綿白糖。我國對白糖生產通過產品質量標準及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約束,安全是有保障的。
他提醒消費者,選購食用糖時可用以下方式判斷:一“看”,好的白砂糖、綿白糖顏色潔白,顆粒均勻,有光澤。二“聞”,白砂糖、綿白糖聞起來有一股清甜之香,無怪味。三“摸”,用手摸時白糖很松散,不會有糖粒沾在手上,說明含水分低,不易變質,易于保存。
(本文來源:新京報 作者:王子揚 )
北京福潤品源商貿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媒體村天暢園8棟2303室
咨詢電話: 13269929895傳真:+86-10-8467 1238
開車:朝陽區媒體村天暢園8號樓
地鐵:地鐵5號線北苑路北A2出口直行到路口,浦發銀行樓上
公交:319,751到北京有色稀土研究所下車或
464路,617路到在大羊坊站下車,往南走到浦發銀行這棟樓。
京ICP備16039340號-1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