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報道 記者袁佩如 “創新就是核心競爭力。”這是廣業清怡董事長王三永經常強調的一句話。
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王三永深耕特種食品配料領域,將創新當做使命,對科技創新永不滿足。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他牢記肩上重任,主動創造未來,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10個月攻克三氯蔗糖生產核心問題
王三永在特種食品配料行業深耕多年碩果累累,擁有多項專利。當被問及最得意的科研成果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三氯蔗糖”。
在王三永看來,三氯蔗糖的研發是極具戰略意義的。三氯蔗糖是由英國泰萊公司(Tate&Lyle)與倫敦大學共同研制并于1976年申請專利的一種新型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600倍,代表了當時世界甜味劑的最高水平。
在2000年之前,當時泰萊公司以高額的售價壟斷了國際三氯蔗糖的市場。國內已有不少單位對三氯蔗糖進行了三四年的研究,但一直未能成功產業化。
2000年9月,王三永接到三氯蔗糖的研發課題任務,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攻克這個世界性難題,把三氯蔗糖研制出來。
為此,王三永組建了一支由7名研發人員組成的團隊。10個月里,王三永團隊每天進行高強度的實驗,即便是周末也沒有停歇,共投料近1800多批次,個中艱辛難以想象。
汗水終于換來了果實,王三永團隊解決了三氯蔗糖工藝的核心問題,實現了工藝的突破。經過近兩年的探索,廣業清怡開發出了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且適宜產業化的工藝路線,并于2002年10月建立起國內首條年產5噸的三氯蔗糖中試生產線,2004年又率先在國內建成第一條年產30噸的三氯蔗糖生產線。廣業清怡對三氯蔗糖的研發成功填補了國內的空白,這個項目也獲得兩件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搶抓生物產業機遇帶領企業轉型
2012年,王三永敏銳地察覺到生物產業在我國發展迅速,認為應該適時把握機會,推動廣業清怡由傳統精細化工向生物產業轉型升級。
“現在我國科技發展迅猛,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生物產業應該作為一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去發展。”王三永提出,要以生物技術新產品開發為總抓手,通過新項目建設,引進培養一批生物產業高級技術人才的發展戰略。
為提高科研水平,2017年12月,廣業集團組建了廣業研究院,其中的一個創新平臺——廣業生物技術研究院在廣業清怡成立,并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然而,一個項目涉及多個核心技術,僅靠一家單位單打獨斗是不可行的,抱團合作才能快速推出高質量產品。2015年以來,廣業清怡不僅加強與中科院和國內高等院校的合作,同時開展與國外研發機構的深度合作。今年廣業清怡還將引進三名外籍專家到生物技術研究院工作,著力完善廣業清怡的研發體系。
這些努力成效顯著,近年來廣業清怡多項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國內第一家成功研發燕麥葡聚糖并實現產業化,成功研發阿洛酮糖并獲國際發明專利,成功研發生物法制塔格糖、生物法制抗性糊精……一個個激動人心的科研成果的落地都來之不易,這背后離不開包括王三永在內的科研人員日復一日的辛勤付出。
“我們的目標是做到世界甜味劑領域里的TOP2,而且我們有信心。”王三永說。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北京福潤品源商貿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媒體村天暢園8棟2303室
咨詢電話: 13269929895傳真:+86-10-8467 1238
開車:朝陽區媒體村天暢園8號樓
地鐵:地鐵5號線北苑路北A2出口直行到路口,浦發銀行樓上
公交:319,751到北京有色稀土研究所下車或
464路,617路到在大羊坊站下車,往南走到浦發銀行這棟樓。
京ICP備16039340號-1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