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企業借期市拓寬銷售渠道, 今年上半年國內廣東進口韓國白砂糖供應商食糖銷量同比減少,不過個別企業的銷售不降反增。今年銷量數據顯示銷量不佳,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部分企業在拓寬現貨銷售渠道的同時,也在利用期貨工具鎖定風險敞口,這類企業今年上半年的銷售同比增加一至兩成。那些按照原來模式經營的糖企,則發現今年的食糖不好賣了。
“上半年食糖貿易商感受最深的就是貨賣不動,上半年的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滑0.5萬噸,截至6月底銷售了1.9萬噸。”河南某白糖貿易企業人士告訴記者。
永安期貨白糖高級分析師宋煥告訴記者,今年國內食糖市場或將處于“政策性平衡”格局。2016/2017榨季國內食糖增產,但國內食糖產量與需求之間依然有500萬噸左右的缺口。這部分缺口需要通過進口、拋儲來補充,而這都在政策調控范圍之內。進口政策方面,既有配額外關稅管控,又有進口量管控;拋儲基本以穩糖價、保供應為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內外價差過大導致走私利潤走高,走私糖數量隨之增加,但同時有關部門對走私糖打擊力度不減。在以上因素共同影響下,“政策性供需平衡”是國內糖市基本面的核心。
記者了解到,今年剛性需求的食糖消費變化不大,維持穩定增長趨勢。但近年來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加上淀粉糖替代作用,食糖工業需求萎縮,民用消費增長,人均食糖消費量有所提高。“未來即使糖價處于較高水平,消費的變化也不會太明顯,一方面食用消費需求是剛性的,另一方面目前淀粉糖等替代量在120萬—150萬噸,基本達到飽和狀態,變動空間有限。”一德期貨白糖分析師李曉威說。
據一位企業人士介紹,從今年新增顯性供應數據看,國內食糖產量929萬噸,同比增加59萬噸。截至6月底,本榨季我國累計進口食糖187.7萬噸,同比下降23.75%,預計整個市場年度進口量在250萬—280萬噸之間。拋儲方面,國儲糖及廣西省儲糖已合計拋儲82萬噸。加上走私糖,全年食糖供應或在2500萬噸,其中包括國儲庫存近700萬噸。
國內新糖銷售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已累計銷售新糖603萬噸新糖,同比增加64.36萬噸。“在新增顯性供應同比增加的情況下,銷量仍然增加,和走私糖同比減少有關,但同時也說明需求并不是很差。食糖消費高峰已過,在白糖和淀粉糖高價差情況下,淀粉糖替代將繼續增加。”上述企業人士說。
當前,對于白糖產業鏈來說,有了期貨和期權兩道“護身符”,相關企業是如何利用的呢?“有了期貨之后,白糖價格更加透明,貿易企業利用白糖期貨來規避價格波動風險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利用期市拓寬銷售渠道也是企業今年的努力方向之一。”北京一大型貿易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國內食糖市場有“七死八活九回頭”的季節性特點,與每年9月份后迎來供應空窗期和“雙節”需求旺季不無關系。“后期需要重點關注以下關鍵因素的變動:一是基本面要看5800—6000元/噸的成本支撐位(廣西糖);二是盤面上要看做多方對倉單的接受度,尤其是處于貼水狀態的甜菜糖倉單,因此需重點關注量倉的變化;三是現貨方面,當前現貨成交一般,消費端壓力顯現,因此需等待下游現貨成交放量。”宋煥說。
北京福潤品源商貿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陽區北苑路媒體村天暢園8棟2303室
咨詢電話: 13269929895傳真:+86-10-8467 1238
開車:朝陽區媒體村天暢園8號樓
地鐵:地鐵5號線北苑路北A2出口直行到路口,浦發銀行樓上
公交:319,751到北京有色稀土研究所下車或
464路,617路到在大羊坊站下車,往南走到浦發銀行這棟樓。
京ICP備16039340號-1
微信公眾號